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7月至8月,8455新葡萄场网站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六位成员各自追溯红色印记,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江河到村落,从故居到古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之路,我们一路见证,一路发现,一路领会,一路传承。
情系一江清水,心怀祖国未来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考察。他在三江口考察时谆谆嘱托:“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7月16日13时,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蒋孟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前往宜宾市叙州区三江口。在江边,志愿者蒋孟君询问路人应女士,作为土生土长的宜宾市民对于长江生态保护的看法。应女士表示,正如所示的标语一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城市的发展应当注重环境的保护,水域保护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效果也尤为显著。
图为志愿者与路人应女士交流
热情的陈先生向志愿者讲述了宜宾与长江的历史,金沙江和岷江在图中位置汇合后向东奔流,称为长江。航运在古代就很发达,南来北往的客商和马帮络绎不绝,而古宜宾码头就有“六渡八帮”之说。滨水小城,码头文化,造就了这里重油可燃烧的宜宾燃面,还有居于斯长于斯好客泼辣,却又重情重义的宜宾人。长江养育着市民,所以大家更应该加入保护长江流域的行动之中。
图为志愿者与路人陈先生交流
2022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对即将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青年学子,总书记话语谆谆:“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最光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就业要怀着一颗平实之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
图为宜宾学院
7月16日,志愿者蒋孟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来到位于宜宾市翠屏区的宜宾学院。因为疫情,志愿者无法进入校园参观学习。她在学院外刚好碰见一位外出的教师张女士,并与其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她表示,近年来宜宾学院在国家支持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发展越来越好,特别注重创新创造发展,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也大大提升。谈到对未来的希望时,她表示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希望能够为社会培育更多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志愿者颇为感动,表示真切的祝福。
水润民心,泽被万物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要求。2020年5月12日,正在山西太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听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情况汇报。
2022年7月28日下午5时,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郭嘉羽来到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她了解到围绕提升汾河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太原积极治理汾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去年5月1日投入使用的太原滨河自行车道是太原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动能源革命,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滨河自行车道沿汾河东、西两侧设置,北起上兰汾河漫水桥,南至迎宾桥,东西全长75公里。趁着傍晚太阳西沉、微风不燥之时许多市民来这里骑行。
图为太原滨河自行车道
志愿者郭嘉羽在参观自行车道时,热心的市民告诉她滨河自行车道上有四段最佳“打卡地”:东岸摄乐桥至胜利桥段往北可享受到湿地提供的天然氧吧;东岸漪汾桥至迎泽桥段近可看到蓝宝石般晶莹的露天游泳场,远可观恢宏大气的龙灯夜景;西岸长风桥至南中环桥段可置身于烂漫的樱花大道;西岸湿地摄乐桥至柴村桥段能观赏到珍惜鸟类栖息地。另外,志愿者还观察到景区内各停车场设立了自行车停放点、助力推行系统若干,坐在驿站观景台上,就可以饱览汾河景区美景。
图为汾河摄乐桥段
图为长风商务区内人工鸟巢
汾者,大也。汾河,沁润着每个太原人的心灵,撩拨着每个游子的心弦,也使得这座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龙城多了几分温良与跃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短暂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志愿者第一次真正了解到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母亲河的蝶变历史。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山西考察路线,志愿者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倾注的巨大心血,也深刻理解到总书记“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殷殷期盼。
图为志愿者郭嘉羽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践行“两山”理念,不负绿水青山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正确指引下,余村大力修复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经济,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了绿色发展这条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2020年3月,时隔1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浙江余村考察时说。他同时嘱托乡亲们要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022年8月3日上午,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林洲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参观学习。
图为志愿者林洲涵
志愿者林洲涵前往余村的文化礼堂,在文化礼堂走廊的墙上悬挂着三张记录余村致富的照片,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同当时余村干部们为余村发展出谋划策、共商发展的剪影。讲解员引导志愿者深入了解了余村的发展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凭借优质的矿石资源成为安吉县的“首富村”,却也为此付出了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而如今这里却已蜕变成为全国美丽宜居的示范村。余村完成了完美的蜕变,它不仅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更是“两山”理念成功实践的生动范例。通过在余村的现场学习,志愿者切实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思想伟力,对“两山”理念有了更直观和更深刻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为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图为安吉余村文化礼堂照片集锦
永丰永丰,永远丰收
2022年6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考察,了解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放眼广袤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民以食为天。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我们中国的农业专家,也要靠我们中国的农民,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2022年8月8日,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黄耀义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前往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参观学习。顺着羊肠小道走到村头,一眼就望见在烈日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四周撮角亭子环绕着,其中“文化大院”的对面就是醒目的三个大字——永丰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进行考察讲话,对永丰村的农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
图为志愿者在永丰村参观学习
在亭阁的白色墙壁上镌刻着眉山的标志——苏东坡诗人的诗,如《定风波》——“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也正映照着永丰村人民坚毅的精神,不畏惧自然的风雨,立志把永丰村打造成中国粮仓。在大大的“永丰村”标识对面,是一望无际的翠绿,插满青苗的千亩稻田里稻苗摇曳,蓝天大地,泛起一阵阵涟漪。在稻田小道中间,伫立着一块大大的牌子——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化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曾顶着烈日,走进稻田深处,俯身察看秧苗长势,听取村里的整体情况,并对当地坚持粮食种植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图为永丰村稻田
图为志愿者参观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化产业园
“永丰村,好名字啊。永丰永丰,永远丰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笑着对村民说的话。盛夏时节,永丰村目之所及皆是青翠欲滴的绿,畦田水稻绿浪,不远处农房的墙壁上,黄字红底地写着村民们世代相传的祈愿:“永丰永丰,永远丰收。”稻畦插遍青如染,满望今年倍有秋。
图为永丰村一间农房外墙上写着:永丰永丰永远丰收
访三苏祠,会文化美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前往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2年8月9日上午,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刘小楠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前往了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参观学习。
图为志愿者刘小楠
三苏祠,是历代文人雅士、名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苏轼曾在多篇诗文里回忆儿时在此生活的场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之后,三苏祠仍然保留了很多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文物收藏品,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等。
图为三苏祠内碑刻《赤壁赋》
三苏祠保留了数篇三苏所创作的文章,对其文章的背景、内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其意境之优美,立意之广阔,实属大家作品。由三苏的作品映射出的,是宋代文学和经济的昌盛,甚至是整个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繁荣。
图为苏轼所作《潮州韩文公庙碑》
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志愿者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作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临湖滨忆征程,缅先烈话理想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2022年8月11日上午,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法学院志愿者李婧琦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前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专家讲座以及工作人员的讲解,志愿者深入了解了渡江战役这一段光辉的历史。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长江天险,解放了数个重要城市。渡江战役涉及苏、皖、赣、鄂四个省份,而安徽是渡江战役的前沿阵地,安徽人民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参观过程中,那墙上的栩栩如生的雕画,陈列着的老物件,一张张黑白的照片,好像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光荣的历史。
图为渡江战役部分领导人旧照
图为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从左到右依次为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2020年8月19日,在安徽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巢湖防汛救灾和固坝巡堤查险工作。他强调,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2022年8月11日,志愿者前往了巢湖湖畔。如今,巢湖在经历水位突破历史极值的汛情考验之后,重现安澜。为了治理水患、恢复生态,近年来,合肥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10处湿地,形成环巢湖湿地群。盛夏时节,再见巢湖,只见形如巨龟的湿地新绿漫野,荷花映日,水草丰茂,百鸟翔集,景美如画。
图为2020年巢湖洪水情况,图源新浪网
8455新葡萄场网站“溯红筑梦”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在总书记去过的乡村、学校、社区等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寻足迹、访典型,自觉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形成了以图片、纪实、等形式的走访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信念,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学院全媒体中心∣文字、图片:学院社会实践队∣审核:符浩】